我們所有的潛水旅程都會在白沙灣公眾碼頭出發。除了特別原因,我們的船會在上午九點整離開,所以請提前15至20分鐘到達以避免任何延誤。船上配置了適合放置潛水裝備的長椅,可供租用的潛水裝備,鉛袋,甲板上的酒吧,食水,茶,咖啡和餅乾。我們大部份週末都會使用這艘船,另外可因應要求而提供私人租用服務。
另外你可以在這裡下載可供列印的PDF檔,以得知更多前往白沙灣的資訊。
這裡主要是我們的訓練場地及休閒潛點,亦是其中一處指定的珊瑚普查地區。珊瑚品種繁多,魚類及其他生物亦然。牛尾洲潛點包括北面大王灣及西面牛肚灣為主,孕育健康的石珊瑚群,這裡亦是夜潛的理想地點。
深度由3至9米,主要珊瑚群落在集中在4米深位置魚類繁多,6米以下雖為沙底,但不失趣緻的小生物,。
島的南面牛頭排亦是不錯的潛點,但需視乎天氣許可。
常見的生物包括:蝶魚,小丑魚,葵蝦,螃蟹,海馬,鰩魚。夜間可看見八爪魚,墨魚及牛鰍。
滘西灣是一個理想的避風海灣,三面環山,擁有一個美麗沙灘和一瀑布而聞名,英文名稱亦以瀑布Cascade Bay命名。夏季這裡會有頗多遊艇停泊,水上活動繁忙,所以潛水活動主要在冬季或非假日的清靜時間較適合。我們亦定期在此海灣進行Project Aware沙灘及水下清潔活動。
滘西灣沙灘面向南方,主要生物群從5至12米的斜坡聚集,潛水員有機會可遇見小丑魚,螃蟹及石頭魚。而沿著潛點的東側,可以找到鰻魚及蝦,另外這裡還有一些上下巡邏的魚群。
龍蝦灣經已沒有龍蝦出沒了,它本來是一個供小型遊艇上落的小海灣,擁有一個斜道供小艇上岸,後因走私份子利用作非法汽車山口,政府當局決定炸毀。現在龍蝦灣變成理想的潛點,有不少零碎的汽車殘骸以供海洋生物棲息。
以這裡為家的包括一般珊瑚魚,螃蟹,墨魚,鰩魚,海馬,魷魚,八爪魚,獅子魚,天竺鯛,鰓魚,雀鯛,綠鰭魚,指腳沙鰍,躄鱼,海兔和海蛞蝓。
龍蝦灣亦是頗佳的夜潛位置。
從海上觀看白排會感覺全不吸引,這裡有一個零亂的石灘。面向東南方有一列淺灘石排泛起浪花,偏偏這片排口正好阻隔從外海漂來的白色波浪,讓灣內環境得以平靜,白排因而得名。
當香港吹起西南風,各個潛點的水下能見度下降時,白排卻出奇地保持5米以上的能見度。
白排是一個平坦的沙底海灣,有零碎的礁石,深度平均6至10米。
只要細心尋找,這裡不難看見蝦虎魚,鰩魚,墨魚,螃蟹及多種珊瑚魚。
癩痢由三個大小不一的小島組成,故英文命名為Trio Island,位處西貢內海的最南端,風浪較大,所以適合有經驗的進階潛水員。水深從5米直達20米以上,是一深潛訓練的理想場地。
從6至12米的斜坡有一大片的海葵林,可輕易看見小丑魚,蝶魚,海葵蝦,八爪魚,小魷魚,細鱗,魟魚及雀鯛等。
果洲群島由九個大小不一形狀獨特的島嶼組成,故又名九針,英文名稱為Nine Pins Island。果洲位於西貢海以南,東龍島以東的海域,位置孤立。島上多處天然奇形怪石,正是指定的國家地質公園所在,水下環境極佳,應該為香港頂級的潛點,亦是主要軟體珊瑚唯一的集中地點。
島嶼四周分別有多個相當吸引的潛點,但以南果洲北面為主要船隻停泊區,在南北果洲中央水道約14至18米處生長大量軟體珊瑚,色彩繽紛,大島南面亦有理想的深潛位置,水深可達30米。另外位於東果洲島嶼亦有多個潛點,但需要小艇接駁,東南面名為一尺石的暗礁,是另一著名的進階潛點。
果洲群島因為位置獨特,故而吸引不少大型遠洋魚群出沒,而岸緣6米深的位置有大量石珊瑚群落及海葵林,棲息於此的魚類及共生體系繁多,包括蝶魚,鯛,石崇,大型鰩魚,螃蟹,墨魚,牛鰍,珊瑚蝦,海葵蝦,小丑魚,獅子魚,海兔及海馬等。
潛水員需視乎個人資歷及經驗,挑選適合的潛點,並需留意水流及深度變化。
甕缸灣位於沙塘口洲北面,有一美麗而熱鬧的沙灘。這潛點範圍不大,區區500米長的礁石卻孕育了超過二十個不同品種的硬珊瑚,因而世界聞名。
主要珊瑚群坐落3至5米的東面,由南向北伸延,在南面近沙灘的4米淺水位置有一頗為完整的汽車殘骸,相當有趣。
這裡亦是政府劃定禁止拋錨的潛點,浮標以外卻停泊不少遊艇,加上水面交通繁忙,潛水員需加緊留意四周情況。
超過一百種魚類及無脊椎動物棲息於此,主要是螃蟹,蝦,八爪魚,海馬,魷魚,墨魚,獅子魚,天竺鯛,鰓魚,雀鯛,綠鰭魚,指腳沙鰍,躄鱼,海兔和海蛞蝓。
火石洲位處西貢外海的東南面,風浪及水流均較其他潛點為大。天氣良好時,可供下潛的分別是東面及西南角兩處。水深由6至20多米以下,這裡不時有大型魚類游*。
在近岸的礁石縫間可看到龍蝦,獅子魚,油𩺬,螃蟹,魚量豐富。
潛水員需注意水流變化及留意深度。
這兩個小島是區分西貢內海及外海南中國的分隔點,兩島之間有一平靜小海灣正是現在介紹的潛點。這裡極少遊艇停泊,水面寧靜,但水下卻熱鬧非常。正因為水面交通稀少,致令水下的生態環境免受傷害,珊瑚及海葵得以完整保留。
潛水員不難發現多種珊瑚魚,葵蝦,螃蟹,八爪魚,海馬,魷魚,獅子魚,墨魚,天竺鯛,鰓魚,雀鯛,綠鰭魚,指腳沙鰍,躄鱼,海兔和油𩺬等,平均深度為3至7米。
白臘灣是香港著名旅遊點,遊艇及一般水上活動繁多,可幸其東面的白臘仔卻成香港潛水員主場。白臘仔有一個不起眼的沙灘,海灣狹窄令大型遊艇卻步,間接令水下珊瑚免受破壞,健康成長。
這裡水深約5-9米,沙灘位於西南盡頭,南面碎石較多,珊瑚群集中在對面的東北角,中央隔著深約9米的狹長沙底通道,東南面是海灣的出入口,直望對面可看見兩個位於橫洲及火石洲的壯觀石洞。
常見生物包括大量珊瑚魚,龍蝦,墨魚,葵蝦,螃蟹,而鰩魚則躲藏在沙底之中。
東壩是萬宜水庫位於東面的主壩建築,建於上世紀七十年代以解決香港當年的食水供應問題。東壩水下有無數個巨形十字防浪水泥柱,用作保護水庫主壩結構。這些十字型的水泥柱交錯疊合,形成無數的間縫,有助化解巨浪衝擊,恰巧造就成海洋生物的天然居所。
以此為家的包括龍蝦,螃蟹,油𩺬,八爪魚等。主壩以東約10米深的沙底海床則有蝦虎魚,牛鰍,鰩魚等。潛點深度由6至15米。
浪茄灣分成浪茄主灘及浪茄仔兩個沙灘。這裡水清沙幼,假日會吸引不少遊艇到訪停泊,但浪茄仔則較少遊艇停泊,故而較適合下潛。水深範圍由3至8米,珊瑚及海葵主要生長在東面及西面岸緣,中央為沙底。
常見魚類及其他生物包括蝶魚,小丑魚,葵蝦,螃蟹,鰩魚等。
大浪灣位處西貢半島的東端,由大浪西灣,鹹田灣,大灣及東灣四個美麗的沙灘組成。沙灘對開遠處為尖洲等零星島嶼,正是為你介紹的頂級潛點位置。
船隻多數停泊在尖洲西面,以便避開東面的遠洋海浪。這裡平均水深由7至12米,島的東南端下潛可達20多米,天氣良好時水面環境極佳,水下能見度維持10米以上。尖洲的東北角有數個天然石洞,景象迷人。
大浪灣南端的一處岸邊懸崖下是另一處著名潛點-燕子岩。這裡是一艘運載水泥的沉船位置,但潛水員需要留意海面交通,以及水流的轉變。
尖洲是另一指定的珊瑚普查區域,以確保區內珊瑚健康成長。常見生物包括巨型鰩魚,鯛,多種珊瑚魚,葵蝦,獅子魚,墨魚,石崇,海兔,牛鰍,螃蟹,八爪魚及海馬等。
尖洲地處偏遠,船程一般超過兩小時。